包装企业网欢迎您!

李立新:塑料大王年销售55亿的秘密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15年5月14日    关注数:1062 次

摘要:“做人,做企业,你一定要去思考,我的未来是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即使已经步入亿万富翁的行列,40出头的李立新仍在“上下而求索”。性格支配行动。事实上,回顾李立新的创富史,又何尝不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1986年,19岁的李立新高中毕业后即到鄞县卖面桥文化用品厂任供销员,经过4年打拼,有着出色销售能力的他年薪就达到了1万元,并被提升为公司的销售经理;2年后,李立新带着6年的全部积蓄下海,卖的还是文化用品,靠着自己天生的推销才能和6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经验,他很快就掘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1993年,看好塑胶行业“钱景”的李立新又转行,成立了立利时塑胶有限公司。10多年后,他毅然将当年的小作坊变成了亚洲最大的家用塑胶制品基地。2009年,利时集团的销售收入实现55亿元。

    如果不是在两会期间兜售宁波模式,人称“日用塑料大王”的李立新恐怕还在“潜水”。

    不过,当他开始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时候,他已经染指两家上市公司,也在给自己不断添加新的身份,比如商业新锐、股权投资者,利时集团也完成了“家用品+商业连锁+投资”的“三驾马车”布局。

    “日用塑料品大王”如何不败?

    说到利时的成长史,几个美国人在关键时点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他们也是利时在国际市场不断进取的见证人。

    1994年,李立新从一个叫柯尔的人那里拿到首个海外订单,顺利将产品卖到美国市场;3年后,他又跟一个美国最大的家庭用品进口商Rick达成合作,把利时产品推入美国主流市场,利时的年销售额也迅速增至数千万美金。

    2000年,李立新将利时约30%的年利润支付给一个叫马文的美国人作年薪,邀请对方担任利时的总裁,负责组建海外销售网络。2004年,利时的销售额突破15亿元。

    2005年,李立新收购了香港主板上市的通达工业(00052.HK)29%的股份,他曾毫不讳言的表示,收购通达主要是看好对方在全球的销售网络。

    海外市场一步步成为利时集团的主要战场,利时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

    但坐稳亚洲家用塑胶用品的第一把交椅后,利时的增长速度不比从前,开始进入平稳期。

    而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又导致海外传统塑胶制品市场的需求急剧下滑,价格也大幅萎缩。

    虽然通过为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零售巨头做供货商,利时的塑料家用品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它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再加上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外汇损失等因素,利时的塑胶制品出口业务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利时先后投入1.2亿元研发经费,做到平均每周有2款以上的新品面世;同时,还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在产品的功能上、外观上和材质上不断提升,因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平均售价。

    李立新思考的还不仅仅是如何应对本次经济危机的问题。他希望朝着“微笑曲线”的上端走,做好研发、品牌,加强销售网络。

    转型零售

    事实上,早在2004年,李立新已经在转型问题上接受过“高人”指点。

    是年6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到宁波民企做调研。在利时集团考察时他就告诉李立新,“宁波民营企业只在生产制造这四分之一的领域打主意不行,不应仅满足于为零售巨头做一个排队的供应商,还要在商业这四分之三的领域想办法,争取那四分之三的利益。”

    李立新如梦初醒,开始思考新的方向。

    李立新把美国的富豪榜拿出来研究,求解什么东西是自己的未来,并且是适合自己做的。

    他发现,美国的富豪多来自三大行业:软件、能源和零售。

    细数世界的零售巨头,让李立新吃惊的是,沃尔玛家族的资产超过比尔盖茨;德国首富阿尔布莱希特兄弟是开连锁的“贫民超市”的;瑞典宜家(IKEA)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个人资产也可与比尔盖茨相媲美。

    另外,李立新发现这样一些数据: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重达到75%,连印度都有50%以上,而中国只有40%。中国还缺少本土的零售巨头,无论是百货还是超市。

    而他自己又不乏做零售的先天条件:已经有給家乐福、沃尔玛做供应商的多年经验,关键是自己有商品。做零售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种业务延伸。

    于是,2005年,他决定将商业零售作为自己未来的一个新方向。

    “进入一个行业,最快的方式是并购”,实业起家的李立新试着使用资本工具。

    2005年,李立新竞拍了宁波新江厦股份有限公司(新江夏)5%的股权,2006年,利时100%拥有这家股份公司。

    而彼时,新江夏下面的新江夏百货算得上宁波最好的百货店,关键是,新江夏有一批经营百货、连锁超市的专业人才。

    2005年底,利时又出资4000多万,购入南宁百货(600712)18.49%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李立新又把新江夏分拆成3个公司,即3个子业:百货店,连锁超市和大型购物中心。

    与众不同的是,李立新把目标放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人家不愿意去的地方,我去,并且我搞的档次最高,规模最大,人气马上就来了”。

    截至目前,利时的百货店已经达到10家,连锁超市也超过40家,商业零售产生的销售业绩已经占到利时集团整个销售的约60%。接下来,他决定以快取胜,迅速布局。

    但目前盯上农村市场的人可能还有更多。

    另外,网购的潮起也已经給众多行业的实体店带来冲击,包括百货,甚至已经有一些百货店也在蠢蠢欲动地尝试“触网”。

    李利新并不否认网上购物是发展趋势,但他也仍认为,百货店是网络所取代不了的,尤其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消费者需要去亲自体验。

    但百货业的特性使从业者在商品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承受着巨大挑战。而接下来,李立新决定自己要花精力去做的有两大块:商品结构和标准化建设。

    试水股权投资

    在利时的官方网站上,“家用品+商业连锁+投资”成为利时的“三驾马车”。

    截至目前,利时股权投资方面已经几次出手,先后参与了鄞州银行、财通证券、宁波首家民间村镇银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刷公司等十几个项目的股权投资。

    据李立新说,投资效果还不错。以宁波日报的印刷公司为例,“投了没几千万,一年利润分红就约有1000万”。

    但从这些项目组合上,似乎很难看出李立新在股权投资方面的章法。

    “主要还是找熟悉的,不熟悉的谁让你投啊”,李立新说,他目前投的很多项目都是朋友介绍的。

    不过,目前,他主要看好新能源和新媒体、互联网领域。就在5月11日采访当天,李立新才刚去谈了一个油水分离的项目,他很看好。

    虽然“不懂技术”,也可能“看不懂新媒体”,李立新说他有自己的办法。

    其一,他采用分批支付投资款项;其二,参股而非控股;其三,利润对赌,他会跟企业在协议里写清楚,万一利润不达标,他的股权比例就会相应增加。

    但对于投资人而言,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对赌获赢,一旦项目失败,100%持股又能如何?

    “这个就没办法了”,李立新说,这就是一个判断,谁能够看对未来谁就赢了。

    为做股权投资,李立新还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具体都是由财务总监谈”,最后李立新做一个判断。

    不过,目前股权投资的体量在利时集团的“比例不大”,资金来源也多是利时实业净利润,“也有一些并购项目带过来的资金”。

    2010年4月20日,通达工业(00052.HK)公告称,李立新已经控股公司将利时的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由此,李在通达工业的股份比例上升至53.1%,成为控股股东。

    李立新告诉记者,注资完成后,通达工业这个上市公司的平台将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非金融、非零售类的股权投资业务将通过这个平台进行。

(来自:红商网)


  • add220

版权所有:© 包装企业网 浙ICP备140433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71802100266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宾虹路1315号西京大厦311室 联系电话:0579-82583787 E-mail:info@packlt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