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回收再利用得到政府支持 技术革新迫在眉睫
http://www.packltd.cn 时间:2018年1月8日 关注数:830 次 |
摘要:在此背景下,2017年,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几十个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实现加厚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政策背景
• 2018年3月1日将正式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农用薄膜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本)》,鼓励企业开展废旧农膜回收与加工利用,废次品回收利用装置。
• 2017年10月14日正式颁布强制性国家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这项国家标准将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将推动更高厚度、更好性能的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农用地膜的回收再利用。
• 2017年5月16日,农业部发布了《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
在此背景下,2017年,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几十个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实现加厚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目前,我国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农膜回收技术、农膜再利用技术和农膜生物降解技术三个方向。
1、农膜回收技术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地膜较厚,一般覆盖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覆盖期相对较短,主要采用收卷式回收机进行卷收。
我国的棚膜回收相对容易,基本达到100%回收。而农用地膜较薄,强度小,覆盖期相对较长,清除时易碎,不易回收。针对我国农膜特点,相关单位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残膜回收机。其中,滚筒式残膜回收机的研究较为集中,其滚筒有伸缩扒杆捡拾滚筒、弧形挑膜齿捡拾滚筒、弹齿滚筒、夹持式捡拾滚筒、梳齿转筒等多种结构形式。
但是完全依靠机械的农膜回收率依然不理想,而且夹杂率高,还需要大量人工。《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指出,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需环节,推动组建地膜回收作业专业组织,全面推进机械化回收。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和技术集成,推动形成区域地膜机械化捡拾综合解决方案。
2、农膜再利用技术
回收后的农膜经过破碎、分选、清洗、造粒等工艺制成塑料颗粒,可以用于再生农膜或其它塑料制品。
但是由于废旧农膜,尤其是地膜含有大量泥土、植物秸秆,回收处理难度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同时废水处理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济效益不佳,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不少企业专注于研发符合环保需求的废膜处理新技术。目前,废膜的无水清洗技术、废膜无水不加热造粒技术、农地膜干法湿法共用预回收线、农地残膜回收清洗线及再生造粒环保设备等先进技术正在推广试用或已规模化投产。
传统的的零散的家庭作坊式的废膜处理加工方式在环保政策下势必淘汰,规模化无污染的废膜处理新技术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如何降低技术成本,实现大规模化生产,让新的技术切实的解决我国农膜污染的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3、农膜生物降解技术
世界范围内,欧洲和日本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膜市场占有的份额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超过10%,局部区域的应用比例更高。
我国在2011年以来在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生物降解地膜适宜性评价基地,针对国内主要科研机构及企业生产的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进行了全方面的综合评价。
尽管生物降解地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其产业化及推广应用进展迟缓。主要原因:
a 由于机械强度普遍不够,规模化作业困难,这是限制生物降解地膜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b 生物降解地膜破裂时间和降解可控性差,增温保墒功能较差,难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和作物的生长需要;
c 与普通PE 地膜相比,成本高是目前生物降解地膜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综上所述,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亟需提升与发展。笔者认为,尤其是废膜再利用技术,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废膜的综合利用技术是既经济可行性又高的方法之一。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指出,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由此看来,要达成80%的回收利用率需要全行业的智慧与力量,作为废塑料人更是责无旁贷。
(来自:废塑料那些事)